近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渝发改资环〔2025〕626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重庆市未来三年的绿色低碳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蓝图。这一计划不仅是对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也是重庆市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绿色制造引领新型工业化革命2025年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这一重要文件的通过,再次将“绿色制造”推向产业变革的浪潮之巅。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这场以绿色为底色的新型工业化革命,正在重塑...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碳足迹管理已成为各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近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以下简称《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将“碳足迹”纳入法律范畴,这标志着我国在生态环境立法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意味着中国绿色转型进入了法治化的新阶段。01碳足迹入法:从政策倡议到法治化保障我国...
在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愈发严峻的当下,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在这场全球性的挑战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2025年4月30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准则》)。作为中国首个聚焦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具体准则,《准则...
2025年4月1日,《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生效,标志着上海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作为中国首个省级碳排放管理地方性法规,《办法》的实施不仅为上海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一、制定背景与意义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筑牢维护国家主权的法治防线2025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正式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宣布该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一举措,是中国在反制裁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近日,生态环境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首次将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并主动对齐国际标准,倡导实现市场化驱动的多方联动激励机制,构建自上而下的技术规范体系。《意见》主要任务包括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和信息披露相关...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2023年度证券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报告》2024年11月12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2023年度证券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报告》,全面总结了中国证券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成就和行业优秀实践案例,展现了证券行业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的工作成效。ESG管理与可持续发展《2023年度证券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8月24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指南》,实施指南明确了推动数字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数字技术赋能行业绿色化转型等双化协同两大发力方向。《指南》表示,数字化和绿色化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多地、多行业都对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安排。但总体来看...
2024年8月23日,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宣布,《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过全面修订,即将于同年10月1日生效。这一修订不仅是对原有法规的更新迭代,更是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图的一次深刻重塑,尤其是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方面的深度融合与推进,标志着上海在全球金融舞台上的...